传统光伏项目得占用大片土地,这个项目却是向海洋要空间。
河北华电昌黎500MW海上光伏试点项目安全总监李强介绍:“我们这个项目在呈三角区域布置,总体用海深度是6米到15米,年光照可以达到1500小时,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7.7亿千瓦时,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9.5万吨。”
盐雾腐蚀、风浪冲击……海上施工可比陆地难多了,但别急,项目团队有妙招。
“我们采用了聚氨酯新型边框,替代了铝合金的边框,聚氨酯边框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未来的25年内可以有效降低电量损耗。”李强说。
由于项目周边全是生态保护区,集电线路安装时,要是按老一套组立铁塔,保护区就会受到影响。施工团队创新采用“定向钻穿越+海缆回拖”方法,先在地下钻一条通道,再将海缆从通道内回拖,地表一点不受影响。
“这个项目的集电线路采用的是110千伏,比常用的66千伏会减少两个回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用海面积和用地指标。”李强表示。
从向海要电的巧妙构思,到应对重重挑战的智慧方案,这里,正一步一个脚印,将绿色能源的梦想照进现实,为我们的蓝天碧海增添更多绿色希望!
文案:祖迪
配音:祖迪
摄像:武佩剑
制作:武佩剑
海报:武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