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秦皇岛: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托起幸福“夕阳红”
来源: 长城网  李琦
2025-11-21 10:27:1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李琦 武佩剑)“红绸挂起五星牌,不负艰辛怎得来?莺歌燕舞传喜信,长幼欣然共抒怀。”前不久,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通过国标五星级养老机构初评,住在这里的赵镇光老人写下了这首诗歌表达对养护中心的认可。

  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老人们在文艺演出中展示风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秦皇岛市进一步落实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与北京市、天津市养老服务合作交流,重点打造了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等一批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养老服务品牌,加快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良好局面。

  孙玉玲老人展示手工作品。

  81岁的孙玉玲老人家住北京,对来秦皇岛养老一直满怀憧憬,“秦皇岛离北京不远,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空气质量还好,在这养老最好不过了。”2023年,京津冀三地异地就医实现“一卡通行”,三地参保人员在区域内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无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就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这项政策打消了孙玉玲老人心中最后一点顾虑,如愿以偿地住进了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开启了自己的幸福“夕阳红”。

  10点,正是老人们活动的时间。孙玉玲和老姐妹们一起走进活动室,开始学习拍手操。“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幸福的花一样……”随着欢快的旋律,老人们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拍拍手、拍拍肩,绽放出幸福的笑颜。

  老人们参加拍手操活动。

  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养护部经理王琳介绍:“在我们这里住的北京、天津老人占25%左右。每天,我们都会安排合唱、八段锦、交谊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八点半到晚上七点不重样。非洲鼓、诗歌朗诵、声乐这些课程还有秦皇岛市老年大学的教师进行授课,老人们不光看热闹,还能玩出门道来。”

  为了满足京津老年人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秦皇岛市根据京津来秦老人的年龄结构、文化背景及兴趣需求,科学定制特色课程,在养老机构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推动老年教育资源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康复辅具设备。

  作为首批“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秦皇岛市还在养老机构探索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将目前市场上技术相对成熟且符合需求的12类智能辅具设备列为推广应用清单,鼓励有条件的优质养老机构配置相关设备,辅助或代替护理人员完成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数据采集、生活照料、卫生保洁、取送物品、对话交流等护理事项。

  老人体验智能辅具设备。

  秦皇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的康复中心是老人们的“网红打卡地”。这里配备了康复机器人、平衡训练仪等先进设备,最让老人们感兴趣的还是数字作业训练系统。在这台设备上,老人们通过简单的图形辨识、手指抓握、拿捏等小游戏,就能锻炼上肢及手部精细功能。对老人们来说,每次完成“康复打卡”都是一件充满成就感的乐事,完成的精彩瞬间也成了微信群里争相分享的“网红素材”。

  老人们参加朗诵活动。

  “截至9月底,秦皇岛市共吸引京津老年人来秦机构养老2875人,其中入住满3个月的811人。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推广‘人机协同’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和智能化康养照护,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秦皇岛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艳梅介绍。

关键词
康养 民生 养老 秦皇岛
责任编辑:李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