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陈桂莲:山区孩子的梦想合伙人
来源: 长城网  郭政 李琦
2025-09-12 11:09:01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郭政 李琦)九月的阳光清澈明亮,蜿蜒的山路两旁,成片的野花开在山坡上,迎着太阳,扬着脸,开得正热闹。9月10日,教师节,记者去拜访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陈桂莲。她在偏远山村的三尺讲台坚守30余载,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乡村教师”“河北省师德标兵”等80项荣誉。

  位于大山深处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九年一贯制学校。郭政 摄

  陈桂莲老师和孩子们谈心交流。郭政 摄

  绕过沟沟汊汊,在群山环抱中有一座质朴的教学楼。记者见到陈桂莲的时候,她正被“花朵”们团团围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梦想,“我要当医生!”“我要当老师!”陈桂莲泪光闪烁,将孩子们拥入怀中。她的育才梦,终于开出了漫山遍野的梦想之花。

  陈桂莲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郭政 摄

  1994年,陈桂莲毕业后来到了大石岭乡,成为大石岭初级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

  土房子,纸窗户,操场上一群“泥孩子”。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她就有一个育才梦,“要把每个孩子都教育成人,教育成才!”

  陈桂莲老师为学生讲解英语发音。郭政 摄

  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没有任何英语教学器材,上课就靠老师的一支粉笔、一张嘴和一本教材。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陈桂莲决定自费购买教学器材。可当时,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34元。陈桂莲一咬牙,将自己留了七年的长辫子剪掉,卖了35元,又和朋友借了150块钱,才买了一台二手录音机、五套英语听力磁带和十本英汉词典。白天,她认真上课辅导学生;晚上,她跟着录音机练发音、学口语,经常熬到凌晨一、二点。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她所带班的英语成绩跃居全县前列,培养出1名清华学子,2名留学生,还有130余名市、县重点中学学生。

  为了让孩子们加深记忆,陈桂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郭政 摄

  在陈桂莲的育才梦里,传授知识和培育品格同样重要。陈桂莲总说,“山里的孩子不会表达,只有多了解他们,才能走到他们的心里去。”

  每到节假日,陈桂莲都会去家访。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双红色的大水靴,几乎陪她走遍了大石岭的每个农家小院。小孙同学家住大石岭后街,父亲因精神失常纵火身亡,母亲改嫁,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陈桂莲注意到孩子自卑寡言,要帮他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寒冬里,陈桂莲给他送去新毛裤,平时也对他的学习生活格外留心。春风化雨般地浸润,滋养了这颗蒙尘的心。在一次班会课上,小孙同学含泪发言,“在这个班集体,我感受到了母爱,我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陈老师!”

  课堂上,陈桂莲老师耐心为孩子们解答问题。郭政 摄

  一年又一年,山里的“泥孩子”满载梦想启程。而陈桂莲,依然守着这方讲台,等待着新的种子长出新的希望。 

  2010年,当地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她主动挑起柳树漫、榆树沟两村小学英语教学的重担。柳树漫和榆树沟两地相距5公里山路,每天晨光未亮,陈桂莲就背着教案出发,等回到家时天早就黑了。

  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大石岭乡初级中学合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1年, 新校舍刚建成经费紧张,她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东拼西凑了一万块钱捐给学校。2016年,学校缺桌椅,她又厚着脸皮给同学打电话,磨来一万五千块钱赞助。

  2025年教师节,学生为陈桂莲老师送来了自己制作的小礼物。郭政 摄

  同事们总说,“桂莲老师的手机里,存的全是‘求助电话’,可她自己,十年前的旧毛衣还在穿。”每当这时,陈桂莲都会这样回答,“在山里教书就像种核桃树,得慢慢等,等它扎根,等它开花,总有一天,它会结出满树的果。愿我们都能做那个耐心的种树人,在青龙的这片土地上,守着孩子们,也守着自己的初心!”

关键词
梦想 教师 山区 秦皇岛
责任编辑:李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