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青龙:板栗出深山 香飘四海间
来源: 冀云  郭政 李琦
2025-07-21 09:36:2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李琦

  八山一水一分田,青龙板栗展新颜。在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盛夏的山坡上,板栗树郁郁葱葱,茂密的枝叶间挂满了绿色的栗蓬,山风掠过,整片山岭都弥漫着青涩的气息。

  在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山坡上,漫山的板栗树舒展着茂盛的枝丫。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青龙是中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板栗8万多吨,年产值超1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4300元以上。

  科技加持 种出优质板栗

  一大早,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肖营子镇五指山村村民许淑敏正在自家板栗树下忙活着。

  村民许淑敏将掉落的板栗花埋到树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七月中旬,包裹着板栗的栗蓬已经有乒乓球大小,正是管理的关键期。许淑敏一边干活,一边跟记者分享从“板栗课堂”学到的小妙招,“一耪、二搂、三埋,把掉在地上的栗花埋进土里,既能给土地增加肥力,还能驱虫。”

  为了培养新型栗农,青龙24个乡镇全都设立了林业工作站,搭建起“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栗农”的新技术推广网络,每到板栗养护关键时期,“板栗课堂”就开到田间地头。这些年,已经累计开展了上千次技术培训,培训栗农超过10万人次。

  开到田间地头的“板栗课堂”,为栗农传授板栗管理技术。青龙满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许淑敏家有板栗树3000多棵,不少都是上百年的老栗树,许淑敏给记者展示,“咱家这品种叫3113,肉质细腻,又甜又糯。”

  青龙有2000多年的板栗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的板栗果型端正、色泽亮丽,“燕山早丰”“燕紫”“燕宝”等优质品种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青龙组建了“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入合作,建立30个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园、4个优新品种采穗圃,全县板栗良种率达80%以上。

  3月6日,“青龙板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成为地理标志注册的证明商标。这个好消息早就在栗农中间传开了,许淑敏说,“之前都习惯叫‘栗子’,以后得互相提醒着叫‘青龙板栗’,这可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深加工助“青龙板栗”破圈

  距离许淑敏家不远,就是当地的板栗加工龙头企业青龙满族自治县百峰贸易有限公司,许淑敏和老乡们的板栗大部分都卖到这里。

  百峰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忙碌场面。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过去,青龙板栗基本是下树就卖,经济效益有限。现在,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青龙板栗向纵深延伸产业链条,“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全力实现板栗产业融合发展。

  在百峰公司的生产车间,12台板栗仁自动灌装机全速运转,半熟板栗仁被自动灌装到包装袋里,密封检测之后经过蒸制,就成了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小零食。板栗仁、开口栗、冰栗等不同品类的板栗深加工产品,畅销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年销售额超1亿元。

  百峰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板栗产品。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青龙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则带着青龙板栗玩起了“跨界”,这家企业以生产杂粮主食为主要业务,推出了栗丁红枣窝头、栗丁红糖发糕等系列杂粮主食,成功打开北京高端市场,还与连锁餐饮、星级酒店等建立了合作,让青龙板栗实现了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特色商品的华丽转身。

  青龙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栗丁红枣窝头。青龙双合盛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供图

  不只是这些,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喜好,青龙板栗还被制作成青龙小栗茶、板栗冰激凌等新产品,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为青龙板栗跨界破圈带来了新活力。

  电商引航 云上“栗”香

  忙完地里的活儿,许淑敏支上三脚架,打开手机直播平台,熟门熟路地站在自家的老栗树下开始了直播,“老铁们看看,‘青龙板栗’就长在这样的深山里。”虽然不是销售旺季,但许淑敏还是坚持每天直播,养养号。许淑敏从2022年开始接触电商,现在有两个网店,去年光板栗就卖了六千多斤。

  村民许淑敏在板栗树下直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许淑敏看好指尖上的销路,因为背后有“三级书记”织就的保障网。2021年,青龙满族自治县抢抓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和阿里巴巴结对帮扶两大机遇,探索建立了“三级书记”抓电商新模式,县委书记统筹谋划,举旗定向;乡镇党委书记承上启下,破解难题;村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带头直播带货。

  如今,青龙满族自治县与阿里巴巴、邮政邮乐购等搭建了合作平台;建设电商物流产业园项目,整体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通和村域终端触达;举办电商培训,让直播大V进行实操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电商创业者和网红直播带头人。2024年,全县网络零售额26.07亿元,同比增长15.46%;全县快递业务量达276.09万件,增速6.33%。

  在许淑敏所在的五指山村周边植满了板栗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许淑敏说,今年的节气早,大概八月底,最早的一批青龙板栗就能下树。小小板栗,带动整个产业链不停运转,只待秋风一声号令,这深山的甘甜便将沿着畅通的产业链条,涌向四海八方的舌尖。

关键词
板栗,产业,深加工
责任编辑:李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