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5月8日讯(记者 张琦)5月8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秦皇岛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新闻发布会,全程实录如下。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欢迎参加由市红十字会、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秦皇岛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冬青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有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冬青介绍整体情况。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冬青: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我们相聚在此,既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使命的展望。首先,我谨代表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向所有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捐献者家庭、志愿者、医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无数濒临绝望的生命重获新生;你们的坚定信念,让这座城市因大爱而闪耀。下面,我就秦皇岛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一、生命永续:人体器官捐献的时代意义与城市担当
人体器官捐献,是生命赠予生命的崇高礼赞,是文明社会最温暖的底色。我国器官捐献事业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截至今年3月,全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人数突破700万,捐献案例接近6万例,百万人口捐献率逐年攀升。我市累计完成眼角膜捐献96例、器官捐献41例、遗体捐献46例,2023年百万人口捐献率位居全省第二。这些数字背后,是捐献者的无私大爱,是家属们的默默支持,更是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同。
二、制度护航:以法治化、规范化筑牢生命防线
2024年5月1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器官捐献事业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市红十字会始终将依法依规作为工作核心,开展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关怀等工作。河北省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人体器官获取组织(简称OPO)共有两家,秦皇岛市归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负责。一方面,市红十字会通过专题培训、普法宣传等形式,组织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深入学习《条例》精神,确保捐献流程规范透明;另一方面,市红十字会积极组织联系市卫健部门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OPO联合举办全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培训会,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强,通力配合,共同努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稳步发展。
目前,全市已形成“宣传动员—志愿登记—捐献见证—人道关怀”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为捐献者家属提供全方位支持。从志愿登记到缅怀纪念,我们始终以捐献者家庭为中心,在捐献实施阶段,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将会全程陪同家属,协助家属完成法律文书签订、协调医疗对接以及做好家属心理疏导等工作。
三、宣传创新:让大爱之声传遍港城
以纪念活动传递大爱精神。2019年,我市建成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迄今已有124位捐献者的姓名镌刻于此。每年清明前夕,我们在此举办缅怀活动,让捐献者的故事被更多人铭记。我市首例眼角膜捐献者是原秦皇岛市副市长吴昌荣先生,由于他生前签订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2006年他去世后完成了眼角膜捐献,帮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吴昌荣先生的名字将被永久镌刻在纪念碑中,成为激励市民投身公益的生动典范。
以宣传行动凝聚社会共识。2024年,我市启动“生命之约·大爱传递”志愿登记宣传季,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医院的“三进”活动,普及捐献知识。青年群体成为主力军,全年新增志愿登记400余人次,18-35岁的青年总体占比超过70%。今年初,2025年我市首例器官捐献者是一名退役军人,她的女儿正是在校时了解了宣传活动普及相关器官捐献的知识,打消了捐献顾虑,经全部直系家属同意后,最终完成生命的接力,将大爱延续下去。
以媒体联动扩大传播效应。我们与本地媒体深度合作,讲述捐献者背后的温情故事。同时,通过短视频、公益广告等新媒体形式,打破传统观念壁垒,让“尊重生命、传递大爱”的价值观深入人心。
四、志愿同行:以专业化服务守护生命希望
志愿服务是人体器官捐献事业的情感纽带和行动基石。目前,秦皇岛市已成立10支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逐渐形成了“培训体系化、服务精准化、联动社会化”的志愿服务模式,为捐献者家庭和公众搭建起“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生命之桥。各级红十字会每年举办业务培训会,涵盖政策解读、医学伦理、沟通心理学等内容,切实提升志愿者服务能力。依托全市博爱家园建设,在项目社区设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站”,投放宣传册,悬挂宣传展板。定期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生命课堂”,播放宣传片,解答居民疑虑。在“志愿服务月”及“志愿登记宣传季”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主动走进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广泛宣传志愿登记途径,讲授人体器官捐献相关知识。
在此,我们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打破观念束缚,拥抱生命延续的可能。如果您愿意成为传递希望的使者,请通过“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或市红十字会官网完成志愿登记。您的选择,或许就是他人重获新生的契机。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未来,我们将以更扎实的举措推进人体器官捐献事业,深化多部门协作、拓展宣传渠道、优化服务体系,让秦皇岛成为一座因大爱而闪耀的城市!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愿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书写生命的华章!
谢谢大家!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感谢刘冬青会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1.记者:2024年5月1日起,《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对红十字会工作有哪些新要求?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
新《条例》第五条规定,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开展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意愿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人道关怀等工作,加强人体器官捐献组织网络、协调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近年来,我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登记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人数在稳步上升。目前我市已有超过一万两千余人,完成志愿登记,愿意在自己生命终结之时,无私地捐献遗体和器官,挽救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市红十字会将严格执行相关工作要求,依法依规履行相关职责。
2.记者:市民如何表达自己同意捐献的意愿?逝世后,可以捐献哪些器官?捐献过程中捐献者家庭是否需要承担费用?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
在征得直系亲属同意后,本人可登录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进行登记,还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搜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关注后,下方选择“志愿登记”栏目,根据自己的捐献意愿,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登记。登记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版捐献卡,标有志愿登记人姓名及登记编号。根据系统提示,填写收货地址和联系电话,也可申请实体捐献卡。完成登记的志愿者还可以通过登录系统随时修改和撤销自己的捐献意愿。
当生命离去时,经评估功能良好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胰腺、小肠等器官可以捐献。此外,眼角膜、皮肤、骨骼、血管、神经等组织可以捐献,遗体也可以捐献。捐献的器官用于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献的眼角膜用于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捐献的组织经加工后用于治疗相关疾病。凡捐献者去世后因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不需要家属担负。
3.记者:关于器官捐献参与者,可以享受到的优先权有哪些?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
202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第二十条和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基本原则和核心政策》做了相关规定:一是患者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手术,其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曾经捐献遗体器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排序。二是为鼓励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3年以上的,在同一分配层级内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移植等待者,在排序时获得优先权。
4.记者:捐献完成后,家属想进行缅怀祭奠,该怎么办?
秦皇岛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康馨心:
我市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位于山海关人民公墓园内,为在我市完成捐献的捐献者家属提供了缅怀纪念的场所,我们将为每一位完成遗体、角膜、器官的捐献者在纪念碑上镌刻姓名。家属可随时自行前往纪念园扫墓,市红十字会每年清明节前夕,也将组织家属统一前往开展缅怀纪念活动。
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刘海滨:
感谢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也再一次向两位发布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