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好年景,春开头。来山海关老龙头看“龙头攒动”,真应景!
河北易县摆字龙灯,能用身体摆出吉祥话;山东临清龙灯,龙头能喷火;河南焦作孟州市火舞龙,人在龙中舞,龙在火中行;还有浙江浦江板凳龙,龙身竟然是用板凳串联而成……2025全国舞龙大会在秦皇岛山海关举行,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支舞龙队伍齐聚老龙头,就像是“龙族”大聚会。
舞龙可是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汉代就有相关的文字记载。当时,每逢重大节日或者祈雨,人们都要舞龙来祈福。后来,这一民俗在全国多地流传下来。现在,舞龙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虽然都是龙,但仔细看,各地的风格都不太一样。北方的龙身长体壮,讲究“九曲十八弯”的磅礴气势;南方的龙则轻巧灵动,擅长“穿云破雾”的细腻套路。
神龙百变,要舞出气势与威严来可没那么容易。龙头要跟着绣球来回摆动,龙身要不断穿插,做出各种动作来。有请舞了几十年龙的老队员现场揭秘,怎么把龙舞好。辽宁盘锦田庄台镇龙舞队张裕民这样说:“舞龙要讲究步伐一致,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一定要把中国人的精神头舞出来。”
看,精神抖擞,“龙”气十足,有模有样的“小奶龙”上场与前辈们共舞,气势竟然一点也不弱。山海关区长城幼儿园侯斯文热情分享:“舞龙最重要的是精气神。”
海浪应和着鼓点打节拍,长城也成了非遗演出的观众。南北舞龙队争奇斗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手萌娃同台,蒸腾的“龙气”唤醒了春天的生机。
文案:李 琦
配音:李 琦
摄像:王震军 武佩剑
制作:武佩剑
海报:武佩剑